阐述设计

Posted by XIAHIBB on November 13, 2019

为什么我们不能写出那些优美又深刻的文字?他们是谁,不过是一群文艺工作者罢了。2018年4月26日 —— 2018年8月12日成都知美术馆便迎来的名为“开”的展,这场闻所未闻的展就这样拉来的序幕,一次偶然的活动中,我得到了这样的一本小册子,它洁白如玉,中英双语,无衬线字体更使得它无比的科幻和高雅。但让人遗憾的是我没能亲自去到现场感受这一次的艺术朝圣。

伟大的作品能清楚的传递信息,无足轻重的作品则是艺评家口中的 “一潭死水”。 在艺术界有经验的收藏家会在购买前先将作品带回家,每天端详好几次,决定是否购买的关键在于,过了一周或甚至一个月后,新鲜感消失了,而画家的意图和技巧是否依然鲜明。

如果这样的方法能帮助收藏家决定一个事物,他是否喜欢,那同样的也能帮助我判断我是否喜欢这本物料,然而事实是,这确实是一本让我很喜欢的小册子,时隔了7个多月,现在这本书再放到的手中,仍然还会有那种让人砰砰然的心动,宛如在漆黑的夜出现了一轮新月,其中的一些句子读来给人一种沐浴在清风里的感觉。

对知识的穷尽——在其尽头等待灵感的降临。——柴中建

宇宙奥秘与天地大美,世间万物与人类共识,一切存在相应与关联都需要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。以彼此的相识相知相爱——共为知已,构造彼此交融的艺术生态和精神生态。——柴中建

对于知美术馆的介绍这一段更显优美和独到,用词仿佛是外科级的手术刀,精准无误的切入读者心脏,让人鲜血淋漓,此时汗水如黄豆一般从额头滚落到布满灰尘的地板上,话毕,只听得空中传来 “牛哔” 两个字。

中国成都西南约40公里外的老君山脚下,有一座 “知美术馆” 。

他如一叶扁舟,悬浮水中,天光山色,尽收眼底,在自然与艺术之间,邀人作一次精神的远游。

知美术馆外形内敛,极具禅意,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,运用水,瓦等元素,使建筑与自然有机相融,空灵寂静,动静相宜,尽显生生不息,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。

……

——王从卉 知美术馆 艺术总监

看完这一段文字,我脑海里浮现了我第一次见知美术馆的样子,更让我对这巧妙的形容感到惊奇,原来美是需要引导的,原来美是需要感性的,当你在读到这段文字时有所启发,那这便是一件值得的事。真想慢慢的我也能写出这些优美且深刻的文字,就像原研哉说的那样 “阐述设计本身也是一种设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