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时间是有限的,精力也是有限的,而精力就是专注力。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心当成一个小孩,当它在做事时,不要随意打扰。当然,作为成年人,我们也需要学会不受干扰,专注于自己的事情。
专注力是什么
通俗地讲,专注力就是在脑海中让一个想法占据主导地位,而抑制其他想法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专注力(Attentional control)是一种能够专心持续地进行活动,同时忽略外在环境干扰的能力。
现在的情况是
从2012年的75秒到现在,大多数人的持续专注时间已经缩短到不到40秒。
有什么坏处
-
多任务会导致压力增加 注意力切换的频率与压力存在相关性。切换越频繁,心率和血压都会上升。当注意力转移速度变快,压力感也会增加。
-
注意力转换的成本 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一个任务时,重新开始需要时间。再次回到原来的任务时,也需要时间重新进入专注状态。
番茄工作法能帮到我们吗
能!但每个人的专注时间不同,25分钟工作、5分钟休息的节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更为重要。番茄工作法虽然有帮助,但如果能自己掌控专注时间就更好了。
如何休息
在开始一个难度较大的任务之前,可以先安排一次休息。不要让自己从一个任务直接跳到另一个任务,这样容易让人筋疲力尽。
如何看待心流
可以有心流,但没有心流也无妨。创造性的工作更容易进入心流,而科研和分析工作则不一定需要心流。
睡得好专注力才强
如果你需要每天8小时的睡眠,但长时间内只睡6小时,就会累积“睡眠债”。睡眠债越大,专注力持续时间越短,也更倾向于从事轻松的活动,比如刷社交媒体。睡眠是专注力的基础,睡得好才有足够的专注力去完成工作。
如何应用在儿童身上
- 尊重孩子的专注:当孩子全神贯注时,不要轻易打扰,让他们自主选择并专注于自己的活动。父母可以通过加入孩子的活动(如陪孩子画画)来增进亲子关系,而不影响孩子的专注力。
- 提供无干扰空间:为孩子设立一个远离电视、厨房等干扰源的小空间,让孩子在此安心地玩耍、学习或休息。并提醒自己尽量不要打扰孩子在此空间内的活动。
- 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:当孩子主动邀请父母,或在遇到困难表现出挫败情绪时,父母可以适度帮助,充当“脚手架”角色。这种帮助要适时适量,引导孩子自主掌握技能。
- 避免突然打断孩子的专注:如需带孩子离开正在进行的活动,使用“定时呼唤”技巧,提前告知计划并设置提醒时间,让孩子逐渐准备好转移注意力。
如何应用在成人身上
- 尊重自己的专注:把自己在做的任务视为“重要时间”,尽量避免中断。如果有较长的专注任务(如项目或创意工作),避免随意打断自己去查看社交媒体或处理非紧急事务。像对待孩子一样,尊重自己的专注时刻。
- 营造无干扰空间:为自己设立一个安静的工作空间,避免与工作无关的干扰源(如手机、娱乐设备等)。确保在关键时段内保持安静,以便专注于当前任务。
- 适时介入与支持:像支持孩子一样,自己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也可以设立“脚手架”——例如,短暂放松、学习新技巧或寻求同事帮助,帮助自己度过困难。
- 避免突然打断自己的专注:提前计划好休息或转换时间,比如工作一小时后休息五分钟。设置提醒可以帮助自己从专注状态中平稳过渡,避免被突然打断导致的分心。
参考源: 1.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?灵感来源 2.Attentional control维基词条 3.Speaking of Psychology: Why our attention spans are shrinking, with Gloria Mark, PhD英文的播客